杭郡徐文敬先生,在朝廷擔任御史的高官。熟習修道的各種義理;喜好研究釋道儒三教聖賢的事跡。平日常輯集、並出版修行敬信錄之類的書,引導世人向善。

太夫人每日虔誦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千聲;也喜愛與人談論因果報應的事理。曾經翻刻東阜地方的玉曆寶鈔與至寶全書,祈望人人改過向善。遇到荒年,五穀歉收,必定捐錢救濟親族的人。

兒子名本,官至內閣大學士(註一)。一子名杞,官至甘肅巡撫。孫子名以烜(註二),官至侍郎(註三)。一孫名景熹,官至鹽法道(註四)。所有的曾孫,現在又都考上科甲。

註一、內閣大學士:內閣是古代大學士辦事的官署。大學士,是古代的官名,相當於宰相的職位,唐以後,歷代沿用。宋代有昭文館、集賢殿、龍圖閣等大學士。

註二、烜:光明宣著叫烜。

註三、侍郎:官名,是漢武帝才設的郎官,常侍從皇帝的近臣。自東漢以後,凡是尚書的屬官,初任稱郎中,滿一年改稱尚書郎,三年稱侍郎。自唐代起,其職位升高,中書,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(有六部),都以侍郎為副長官。明、清時,升至正二品官,與尚書同為各部的長官。

註四、鹽法道:是布政司、按察司的屬官,專管鹽的運輸。清代設鹽運使的省,設鹽巡道;不設的設鹽法道。

arrow
arrow

    louise02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